关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February 2, 2018 · 1567 words · 4 min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个17岁的少年说出来的话,你会相信吗?如果是一个17岁的精神病患者说出来的呢?
你也许不会认为一个正常的17岁少年会说出这样的“胡言乱语”,除非有人不怀好意的整蛊、或是过度沉迷某些科学玄幻作品。但如果他是一个精神患者的话你就会将信将疑——潜意识中你已经将那个少数群体与自己对立,认为他们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不足为奇。
遗憾的是,那段话全然出自杜撰——这是这部作品饱受争议的一个原因之一。有的人指责作者刻意杜撰、深化精神病人,企图吸引更多的关注;有的人指出这部作品全然是抄袭一些科幻作品的灵感、扭曲科学事实的“拙劣”之作。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荣格的心里学理论中有以下阐释:
那么为什么许多科幻大师的著作不温不火,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却非常有话题性呢?
一方面是因为科幻小说本身具有的小众性。有一篇高赞答案颇为引经据典。答案中提到,“四维虫子”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幻大师罗伯特·海茵莱的处女座《生命线》中就有所提及、“女人星球”的说法则是近代极端女权分子可以曲解基因学家(如杜克大学的亨廷顿·韦拉德博士)的研究成果,“无论是那一个所谓的精神病人所臆想出来的独特世界,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理论或文学作品的映射”。
可现实是,我们凭什么要求一个普通的读者有如此的知识积累呢?也许对一名科幻爱好者,罗伯特·海茵莱是一名扛鼎的大师,但对于其他读者来说,又有几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呢?
另一方面,现在愈发成熟的网络环境使得这些科学知识的流动渠道极大的增加了。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纸质阅读者的比例已经少于30%。而互联网传播的方式,使得更多以往佶屈聱牙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无疑增加了人们阅读科幻作品的资本。
论作品杜撰性,那些科幻大家的作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进入普通人的圈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罢了。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则像是一个随便选号却中了彩票大奖的幸运儿,借由现在发达的网络、利用平民化的语言,唤起了人们内心对于未知事物的种子。这颗种子就像草原上的星火,使得广泛存在的“集体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最终形成了这本书红极一时的客观性结果。
事实上,我们看到排名靠前的回答,往往是有着较多相关作品阅读经历的“专家”,这些“专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特性,产生了这样的“小众即独特”心里,也极易产生一种排外感。他们认为,这部作品名不副实,被过誉了,便自然产生了一种反感心里。
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人将近期安徽卫视将bilibili用户“bing咸鱼光君”的“鬼畜”视频定义为“邪典视频”的行为称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鬼畜”视频作为一种亚文化存在体,有着自己的圈子和较强的排他性,受到主流文化的批驳自然就引起了巨大不满。其实了解“鬼畜”文化的人都知道,这种视频和“邪典视频”其实有着本质差别。“邪典视频”是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包装成血腥暴力或软色情的内容,而鬼畜视频则单纯的指“通过视频剪辑,用频率极高的重复画面或声音组合而成的视频”。面对这样的“误解”,一些bilibili用户用嘲讽、唾弃、甚至谩骂的方式回应,可见一种这种“小众”引起的闭环强化过程会引起多大的影响。
或许这只是一部平凡的作品,并不需要引起我们如此大的反响。对待看似真实实则杜撰的内容,看似“抄袭”的内容,我们如果能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去阅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启发或许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吧。
就像一位知乎用户@Jobs Bill所写到的: 我没从这个书中收获什么特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书也没改变我的思考方式,我觉得通过别人的经历沉淀下来的一些东西终究不能通过文字变成读者本身的吧。所以,我还是我,我也不想去评论那些人是天才还是疯子。不过这本书让我收获了一份好奇,驱使我想去了解未知的知识,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吧。That’s enough.
2018-02-02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