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无的十字架》
July 22, 2018 · 1301 words · 3 min
“虚无的十字架”到底指的是什么,看完书如果认为“十字架”指的是负担、需要承受的惩罚,那么“虚无”怎么理解呢?这本书大概由三起命案引起,如果说杀死爱美的罪犯认为死刑“倒也不错”——这个惩罚是“虚无的”,那么另外两起命案的判决(如果有)会是“虚无”的吗?纱织和史也年轻时犯下的罪行,在用不同的方式弥补;花慧父亲为了女儿女婿的幸福生活犯下的罪行,应该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受到的死刑控诉。这么看来,三起案件中两起里的“十字架”都不是“虚无”的,那么“虚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有人觉得“十字架”是犯人身上背负的负担、不如说是社会中运行的这套刑罚体制是“虚无”的。按照小说里小夜子的调查,刑事罪犯二次犯罪的概率高达60%,这么看来,刑法到底有没有起到改造罪犯的目的呢?还是恰恰如小夜子所说“死刑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杀人犯不会再次杀人”。但是跳出小说,查阅资料发现二次犯罪率远没有那么高,在中国这一比例甚至低于10%。思维严谨的推理小说家不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事实上撒谎。
关于罪与罚、“死刑”的合理性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话题,至今都充满争议。并且这种争议不仅仅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甚至在同一个人中也是常常摇摆。
每个人的选择是由理性和感性两重决定的,但是理性选择又何尝容易。就连遗族自己也会在某一瞬间怀疑,甚至是做出与之前的自己完全相反的选择。小夜子是这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并不在明面上描写的她在为人忽视的背面推动的事情的发展。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失去女儿,她一定是最为痛苦的那一个。在法庭上执着的要求罪犯判处死刑,也不难理解。但当她得知罪犯对判决轻浮的态度、甚至觉得死刑“还不错”时,她也会产生怀疑,这样的死刑判决到底能不能让罪犯得到真正的惩罚,还是说之时为了自己的安慰呢?
同样的,对另一个关键人物——中原,他的选择也并非一成不变。十几年前,为女儿遇害抱不平的他不惜一切努力想要让罪犯判处死刑。但十几年后,面对眼前的杀人凶手——纱织和史也,他竟然平静的让他们自己做出是否自首的抉择。
当事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旁观者了。一个令人心疼的角色是花慧的父亲,那个一直被花慧厌恶、生活落魄的老骨头,却也会为了女儿的幸福生活做出那样子的选择。他应该不会不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的死刑判决,但他依然选择下手。如果说“十字架”是悬在犯人头顶的惩罚威胁,那一刻,“十字架”失效了。其实更加可怜的是那些完全无辜的死者,那个意外遭到杀害的爱美,和惨遭毒手的婴儿。如果说“十字架”是负担的象征,和罪犯相比,他们背负的才是最大的负担,一种用失去生命背负的代价。
是否需要死刑,“十字架”到底存不存在,看来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做出判断,甚至永远都无法做出判断——这或许是“虚无”的真正含义,也应该是作者东野圭吾的意图。通过一部小说,一部编纂巧妙的故事,唤起社会对于量刑合理性的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十字架是理想中正义的审判,又怎样才能够做到。
搜索书评时偶然看到一个神奇的猜想:小说最后说那个被纱织和史也杀死的婴儿的遗体一直都没有被找见,会不会是小夜子将其转移至别处了呢?是不是在最终小夜子知道事情的所有真相,选择接受那对年轻人多年来的救赎,而原谅了她们呢?
2018-07-22 蒙特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