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城》

July 26, 2018 · 1087 words · 3 min

写这篇书记时我只阅读了1/4处左右。虽然文风简洁轻快,又不遗余力的描写着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但在我看来依然过于平淡了。初读时对于“外国人独特的视角”的兴趣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过十几万字的阅读来了解他们的观点或许并不值当。综其上两点,我主要还是将其作为游记散文来解读。

掩上书卷,相比一座有声有色的立体城市,作者笔下的涪陵更像是一张水彩画,细节上用色恰如其分,但待不及颜料浸入纸内便干瘪了。如果不是作者外国人的身份,如果不是这本书在海外市场上的热销,这本书应该是很难进入主流的读者圈子的。

提到涪陵不得不提到长江,看看国人是怎么描绘长江的吧,出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这条被我们亲切地叫做“母亲河”的河流,孕育了富庶的祖国西南,也见证了连绵千年的中国历史。这本书中关于涪陵城的一砖一瓦、过去曾经,如果没有那个隐藏在背后看不见的,我们国人谓之“文化”的东西撑后台,文章会变得多么的干瘪。我个人偏爱厚重,执着于所谓的“意蕴”,在我看来,《江城》并没有很好的传达这一点。

当然,我们对外国人的作品或许不能有这么高的要求,那么游记散文的另一个要点:热爱,就我个人而言觉得本书依然是所欠缺。

我对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印象极为深刻。同样是身赴异乡,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真切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这篇土地、这种生活的热爱。读时盛夏,所写的背景是干燥的沙漠,但阅读起来就像夏雨跃动在荷叶表面一样灵动。尽管有欢有喜、有苦有乐,但三毛尽可能的融入到那片土地的独特文化里,再用自己的视角谨慎地解读。

但我在《江城》这本书里,看到的更多是用局外人的眼光描写这里的场景。读着读着,就像是行在平静海面上的行船,不知不觉便陷入麻木——你不知道为什么依然要执着在这条行船上,不知道这条船想要驶向何处。或许,这种格格不入,从他驻扎在这里,领导送给他“洗衣机”和“电视机”那一刻开始就不一样了吧。就像某人所言“在异国他乡待着却没有奋力扎根的决心是一种折磨;固然有许多别人艳羡的自由,却又有点逃避责任的意味,像轻飘飘地活着,哪里都写不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本书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外国的朋友,在我们眼里司空见惯到不值一提的东西或许能够勾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在我们看来浅薄轻浮的景色描写却深得外国友人的心吧。但对于中国读者,并非必读不可。

2018-07-26 蒙特利尔

关于《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