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生活
June 20, 2022 · 1244 words · 3 min
偶然在B站看到了一则视频-《台北市长柯文哲给医科生的毕业赠言》,视频如下。
视频分享的很多观点,与我现在的想法出奇的一致。比如“专注的把每件事做到最好”,柯举得是自己的例子。当时一所医院聘请他去当院长,就是因为当他做主治医师的时候,把叶克膜团队做到了全球顶尖;后来推进器官捐赠移植系统时,又做到了世界领先。那所意愿的领导尽管与柯并无交情,但就是看中了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到Top才愿意聘用他。
当然,对于柯文哲这种“牛人”的要求是做到世界领先,但对于普通人也有启发意义——尽可能的做到集体领先更加重要。记得当时我们学校招生官回答过一个学生问题“你们学校是更加愿意录取清华大学的中等水平学生还是普通学校的顶尖学生呢?”,这位招生官的回答是“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会录取普通学校的顶尖学生,一方面是为了生源的多样性,也是因为在一个群体里的顶尖学生更能反映潜力”。
这或许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而是一种“长线努力”重要性的体现。在我求学途中,不乏一些“能力出众”的同学。但回过头毕业来看,这些“能力出众”在真正的世界顶尖面前确实算不上什么。真正想要做到一行的领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通过“长线努力”来实现。而处在集体当中的领先,就是说明了这个人拥有“长线努力”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坚持。当然,即使处在集体中游,“长线努力”也大有裨益,但在一些简单粗暴的招生招聘过程中,“坚持”的品质反而不太好体现了。
但是,这段视频中也有让我游疑的地方。比如柯文哲讲到“如果做医生一天一休,那你很难成为优秀的医生”。但他又提到“世俗的成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生不平等,但死而平等”。我有些疑惑,如果我们看中的生活中的体验价值,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拼命变得优秀,比如抛弃“一天一休”而要“加班加点”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些矛盾?
后来我又想了想,柯文哲的演讲其实有其自身的逻辑。他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必然经历了太多挫折与失败。其所谓“不要太在乎世俗的成败”是为了他自身面对成功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失败的自我疗愈。也就是说,柯文哲说“不要在意世俗成败”其实是“不要在乎成功路上的失败”,追求优秀已经是他内化的价值观了。优秀给了柯文哲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所谓“不必在乎成败”给了他一个逃避失败的借口。
可以想见,这类“追求优秀”的人往往是事业心很重的人,他们的幸福感很多也是来自于一件件“成功”之事。但对于另一些人,比如不太有“事业心”,他们或许就不太在意所谓的“成败”。对于他们来说“不要在意世俗成败”或许才是真正的“不要在乎成败”吧。
想到这,我觉得我从这条视频中收获颇多。如果我你最终的目标也是变成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或许就不能因为“不要在意失败”的借口而放松努力或是放纵自己,反而应该加紧拼搏才是。如果选择了安逸,那么或许放松才情有可原。总之,生活需要坦率,我们要勇敢的追求想要的,不能太拧巴。“即想成功,又不想努力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看来这句“众所皆知”的“俗套”,真的是有其道理。